近年来,嫩江法院坚持“抓前端、治未病”,以“如我在诉”意识办好民生案,锚定群众司法需求,创新望、闻、问、切“四步诊疗”法,在化解家事纠纷中实现从“案结事了”到“人和家睦”的跨越升级。近三年,家事纠纷受案量逐年下降,调撤率持续攀升至73.87%,矛盾纠纷化解效能和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实现“双提升”。
“望”案件全貌,多元解纷诉调联动
创新打造“驿法解纷”三级调解体系,以院内“多元解纷”指挥中心为中枢,14个乡镇、163个村屯/社区“驿法解纷”工作点为纽带,升级构建“一中心两平台三载体树状融合”多元解纷大格局。联通省法院“龙法和”云法庭小程序,邀请社区、村屯基层治理员、调解员、402家基层单位全面入驻。截至目前,当事人通过“龙法和”小程序获取法律咨询1061次,法官进行线上指导602次,联系法官1059次。构建“家事调查+心理疏导”双轨机制,邀请市人民医院心理医生定期驻站心理疏导。2025年,受理家事纠纷359件,通过诉前“望病情”调解纠纷307件,占家事纠纷85.5%。
“闻”各方诉求,情法结合化解纠纷
优化审判环境,升级打造“八室一中心”,引导当事人放下戒备,将诉讼双方“对抗”态势转换为“对话”。设立少年审判庭,创新打造“驿法春晖”少年审判品牌,联合16家单位共同建立嫩江市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联动机制,提升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水平。发挥裁判文书说理作用,组织全体法官进行培训,提升文书释法说理能力。今年以来,累计解决赡养抚养纠纷27件,婚姻家事调解226件,维护未成年人权益24次。
“问”根源症结,判后回访修复关系
建立判后回访机制,通过家庭教育令、人身安全保护令等维护涉案人员合法权益,对涉及人身安全、子女抚养探望、老人赡养等案件,法官、社区、村屯网格员定期回访,了解裁判履行情况,关注家庭修复进展。对发现新问题的案件,及时进行判后答疑、协助执行、心理疏导等延伸服务。2025年,通过判后回访,帮助25名离婚当事人处理好子女教育、财产分割等后续问题。
“切”脉络隐患,协同共治护佑和谐
建立长效协作机制,与妇联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联合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反家暴宣传、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组织29名法官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深入中小学校园讲好“开学第一课”,并发放全市首份《关爱未成年人提示》,不断提升师生法治观念。走进社区,召开婚姻家庭法律讲座,开展法治宣传活动37次,现场解答法律问题18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