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万物渐收,暑气未尽而凉意初生。 这一时节,既承载着收获的期待,也蕴含着转机的希望。在嫩江市,一场执行困局的破解恰如立秋带来的清爽转折——面对失联被执行人、流拍房产的双重困境,嫩江市人民法院执行局以法律智慧为刃,以司法为民为念,在重重迷雾中开辟出一条兑付权益的可行之路,让公平正义如秋实般可触可感。
迷雾重重:人踪难觅,财产处置陷僵局
被执行人刘某某、何某某二人名下背负嫩江法院多达七个生效裁判确定的债务。然而法律文书生效后,二人便如泥牛入海,踪迹全无,致使案件执行陷入“查人找物”双重困境。2024年,执行法官虽锁定其名下房产并迅速启动拍卖程序,市场却反应冷淡——历经两次公开拍卖,该房产均以无人竞买的“流拍”告终。申请执行人们望“房”兴叹,债权兑现的希望似乎随着每一次流拍槌声而愈发渺茫。
智慧破冰:以物抵债,巧思激活“沉睡”资产
面对僵局,执行干警并未气馁。2025年初春,他们再次梳理案件脉络,反复研判相关法律法规,寻求破题之策。在房产经拍卖流拍且申请执行人或其他债权人同意以该次拍卖所定保留价接受财产抵债的情况下,可不再进行后续变卖。执行法官敏锐抓住这一关键条款,主动沟通、释法明理,最终成功说服其中一位申请执行人,同意以第二次流拍的保留价接收该房产所有权,以此抵偿其部分债权。
利益共衡:清偿有序,公平分配润暖民心
房产抵债协议达成后,执行并未停步。法院监督买受人首先以房款清偿了该房屋上设定的全部银行抵押贷款,涤除产权负担。随后,将清偿贷款后的剩余房款作为可供分配的执行款,严格依照各申请执行人债权数额占总债权比例,在七位申请人之间进行了公平分配。分配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正合理,赢得了七位申请人的一致认可与由衷赞许。
任重道远:警钟长鸣,查人找物砺剑锋
尽管房产处置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但必须清醒认识到,由于被执行人长期隐匿且暂无其他明确可供执行财产线索,七位申请人的剩余债权尚未获得全额清偿。此案深刻警示:破解“执行难”,核心症结在于“查人”与“找物”。法院系统亟需进一步织密网络查控,深化与公安、税务、金融、互联网平台等机构的联动协作,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升对失信被执行人及其隐匿财产的发现、追踪和处置能力。对本案,法院亦将持续运用司法临控、悬赏执行、协同调查等多元化手段,力求“虽久必追”,切实兑现申请人胜诉权益。
法理为炬:照亮破解“执行难”的实践路径
此案,是法律条文从纸面走向现实的一次有温度有力度的实践。它既展现了执行干警于困境中主动作为、善用法律工具的智慧,更如一面明镜,映照出查人找物能力对于实现“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的极端重要性。唯有不断磨砺执行利剑,织密查控天网,方能让每一份生效裁判承载的公平正义,最终化为群众手中可触可感的现实。此案所激起的法治回响,将持续推动执行机制革新,为更多陷入僵局的案件点亮希望之灯。